南部 熱帶季風
熱帶季風氣候,在柯本氣候分類法中代號為Am。主要分布於熱帶緯度10°至回歸線的大陸東岸地區。具體分布在臺灣島南部(不包括嘉義縣、嘉義市和台南市)和東部的台東縣、雷州半島、海南島、中南半島(馬來半島中部以北)、菲律賓群島北部、南亞等地區,以及澳大利亞的西北部沿海地區,稱為南亞季風區。
一年中隨著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和海陸熱力性質差異的影響,風向有明顯的季節變化。
1.終年高溫
位於熱帶地區,全年長夏無寒冬,最低月平均氣溫高於攝氏18度[1]。在冬半年,北部高大山地和高原阻擋冷空氣南侵,使得本區冬半年月平均氣溫均可以超過18度。
2.旱雨季明顯
季相明顯,全年可以分為兩個季節:乾涼旱季、濕熱雨季。在乾燥的東北季風控制下,冬季降水稀少,氣溫是全年最涼爽的時刻,一般平均濕度比較常落在50~75%之間,此為乾涼旱季。夏半年,隨著太陽已經開始直射北半球加溫,是一年中最熱的半年,在西南季風來臨後,容易生成種種滯留鋒,常有海洋生成的熱帶氣旋來襲,以及午後熱對流產生的雷陣雨,雨量明顯增多且不時有暴雨的出現,此時的平均濕度一般落在75~100%中間,令人覺得潮濕燠熱難耐,此為濕熱雨季。
3.季風顯著
乾季時陸地高壓散發出來的東北季風匯入海洋上的赤道輻合帶。
雨季時南半球副高發出來的西南季風匯入塔爾低壓和南亞季風槽
4.盛行熱帶氣旋。與「夏季風」同步,每年5月中旬至9月中旬為熱帶氣旋盛行季節。
圖片來源:flickr
資料來源:維基百科
留言
張貼留言